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行业
世界热头条丨洗钱又有新套路:往花束里放3万多元送父亲
来源:南方周末     时间:2023-07-02 14:21:24

洗钱又有新套路。

今年父亲节前夕,一位小伙子走进杭州西湖区一家花店,说想要订购一束花送给爸爸,并提了一个很“壕”的要求——要在爱心花束中放33440元现金,等下先有人转账过来。老板按照小伙的要求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,却收到了48000元,心存疑惑的老板觉得不对劲,拉着小伙一起去了银行咨询,银行工作人员提醒老板这可能是洗钱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随后,赶来的警察对小伙进行询问,这位18岁的小伙之前一直在外打工,有次在某视频平台上找工作时,认识了一个网友,对方给他介绍了一个“月入过万”的“送花”工作,让其下载一个APP,对方一直在这个APP上沟通并引导其全国送花:小伙先被安排到武汉办理银行卡,之后又被安排到了绍兴等多地,寻找目标鲜花店,以类似的话术要求商户提供银行卡号,一旦交易成功他会将鲜花送到指定地点,交给下一个陌生人。

在警方协助下,银行联系到了汇款人,对方是远在贵州的受害人,当天接到冒充儿子老师的骗子电话,要求其缴纳培训费,48000元是第一笔钱。幸亏警方和银行提醒,受害人才免于上当。而同样幸运的是鲜花店店主,如果他提供了银行账号,银行卡将会成为诈骗集团的“洗钱”工具,最终被银行冻结。

其实,此类新型洗钱套路已多次发生。今年4月,安徽桐城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辖区多家手机商户反映,在销售手机后用于店内收款的银行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。经查,一个打着结账付款幌子的“跑分”洗钱新套路浮出水面。跑分团伙利用APP与上游诈骗团伙取得联系后,前往各地手机、黄金等实体商铺,以“公司采购”名义,大批量购买手机或黄金首饰,与商铺店主谈妥后,将商铺用于收款的银行账户发给“公司”,由“公司财务”负责将诈骗所得非法资金转入商家账户。不知情的商铺店主成为了诈骗团伙“跑分洗钱”的工具。

在新型洗钱套路里,洗钱团伙会盯上两类人,一类是缺乏社会经验和技能、急于赚取生活费的年轻人,如上述那个18岁的小伙,另一类是小店经营者,相比于大型企业,日常经营流程较粗放,为了赚钱往往来者不拒,对于其资金来源也缺乏足够的验证能力。

归根结底,容易被卷入洗钱套路的人,往往都有着共同的人性弱点,也即“占小便宜”心态。18岁小伙出几趟“差”,买点鲜花,汇点款,就能月入上万,此等好事如何能落到他头上?之前不少人面对“网上兼职刷单,鼠标一点赚200元”的天降馅饼,自以为获得了赚取外快的捷径,结果却成为诈骗团伙的洗钱工具。

洗钱团伙为了达成目的,往往不断升级洗钱套路。前些年虚开增值税发票洗钱成为高发案例,近两年有违法团伙利用信用卡洗钱,注册一个虚假商户办理大量POS机进行刷卡,再用非法所得进行还款。还有洗钱团伙在直播平台大量“刷礼物”,通过这样的形式将赃款汇入直播公司,直播公司将钱提现后,让员工将钱款交付给境外诈骗团伙。

不过,洗钱方式无论怎样变化,都可分解成筛选受骗人、培养信任、诱导交易三个环节,并最终通过个人或者公司账户将黑钱“漂白”。因此,不要轻信所谓“轻松赚钱”的许诺,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,参与到那些涉及转账、套现的交易中,要知道这个时候,你就已经成为洗钱团伙眼中,为了蝇头小利而容易上钩的跑腿工具。同时,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支付宝、二维码等,作为个人的支付工具及隐私信息,不可轻易交付给他人作为提现工具,是个人免于卷入洗钱交易的最后一道防线。

还需提醒的是,有些人认为,把自己银行卡、手机卡出借给他人使用,甚至出售闲置不用的银行卡,不过是“帮朋友忙”“赚点小钱”。但此类行为可能已涉及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”。

根据刑法规定,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也即“帮信罪”,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、服务器托管、网络存储、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,或者提供广告推广、支付结算等帮助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此外,最高法、最高检、公安部2021年联合颁布的《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(二)》规定,出售、出租信用卡、银行账户、非银行支付账户、具有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、网络支付接口、网上银行数字证书5张(个)以上的,将涉嫌构成犯罪。

你离“占小便宜”的贪欲有多近,离“帮信罪”的距离也就有多近。人生终究不是一场博彩游戏,在诈骗、洗钱、套路贷等重重陷阱面前,保护好自己的唯一方式是老老实实打工,规规矩矩赚钱,遇到拿不准的“兼职”或线上线下交易,少参与,多咨询,必要时报警处理。

•(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)

远山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